中国测绘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重要嘉宾

分论坛十六

 

 

智绘文物 创新传承——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智能应用

 

 

 

 

承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 

主持人:张向前   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时 间:10月29日(星期四)下午14:00-17:30

地 点:美硏国际会展中心如意厅

 

 

主持人:张向前

 

单位: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职务/职称:总裁,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讲人:詹长法

 

个人简介:詹长法,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2017年以来分别被多所院校及科研单位聘为兼职教授及首席科学家;同时发表、出版70余篇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论文及著作10多部,在业界享有盛誉。

报告题目:数字化在考古学中的阐释作用

报告简介:文物,既是我们昨天的身份证,也是我们今天回望来路的教科书。考古博物馆在整体建筑、展览展陈等设计上与观众互动性的分享,如3D呈现、VR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式,让观众可以看到古老环境和典雅风格的再现,激发人们保护文化的意识,让城市在拥有文化遗产的烙印与气息中良性发展。

      现代科技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纳米技术、激光技术、网络系统、生物技术、虚拟现实和三维技术都是正在进行和探索的项目。数字化技术既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方法,也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有效途径。通过数字技术,可以让公众看到过去,看到发掘工作,看到更遥远的历史,人们在此基础上会产生更多的想象,这种想象力和体验对于整座城市的文物保护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些文化遗产,不应该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建筑学家或者管理者眼中的文化遗产,而应该是公众眼中的文化遗产。遗址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就是与观众的互动性,从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之初、项目启动、行业分析等,考古博物馆都应充分征求公众的意见,真正形成市民的历史文化之窗。

 

 

主讲人:查群

 

个人简介:查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文物保护规划和古建筑维修设计方案编制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邺城遗址保护规划、老司城遗址保护规划、塔尔寺保护规划、布达拉宫保护规划、大昭寺保护规划,以及老司城遗址文物本体维修、海龙屯海潮寺维修、布达拉宫精细化测绘项目等。

报告题目:基于预防性保护的布达拉宫文物数据库平台建设

报告简介:在精细化测绘前,针对布达拉宫建筑的特殊性,根据文物保护的具体需求,发现了布达拉宫所有的未知空间,解决了布达拉宫建筑形态长期不完整的问题,获取了具有文物保护特点的精细化测绘成果。

      基于精细化测绘获取的布达拉宫建筑完整形态数据,一方面,可全面分析危害布达拉宫建筑安全稳定性的病害分布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文物建筑保护策略提供有效依据,将潜在的危害消灭于萌芽阶段;另一方面,可应用于布达拉宫文物保护综合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其保护管理工作的可视化,并且可为文物建筑的保存状态评估、结构分析和监测工作的自动化统计分析创造可能,最终为布达拉宫文物预防性保护及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平台支撑。

 

 

主讲人:陈富龙

 

 

个人简介:陈富龙,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二类中心——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副主任、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数字遗产研究室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注空间遗产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先导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DLR TerraSAR/TanDEM科学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目前是MDPI 《Remote Sensing》期刊编委和客座编辑、《Heritage》期刊编委、IGARSS国际研讨会科委会成员,同时也是国家级人才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评审专家。

报告题目:中国大运河北京段遥感动态监测与数字化保护

报告简介:报告围绕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数字化保护的现实需求,从”史鉴”、“数说”、”遥看”、”文创”四个维度,开展大运河景观廊道文化遗产数字存档、虚拟重建、动态监测与利用评估全链条的关键技术研发,并提出了针对运河文化带监测的生态景观、水质、微形变三类遥感评估指标。研究表明:近年运河水体浊度总体改善;生态景观复杂度提升(在通州和昌平区段尤为显著)并同配套设施建设相关;通州区运河涵养带地表沉降减缓甚至局部反弹。报告成果揭示,空间技术在增强大众对运河遗产的认知度、提升运河智能化保护科技水平具备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推广潜力。

 

 

主讲人:杨晓飞

 

个人简介:杨晓飞,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文物保护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博物馆数字展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建筑空间与新技术专委会专家委员、中国3D产业联盟文化遗产数字化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智慧博物馆建设调研组组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文化科技研究工作,负责智慧博物馆建设顶层设计与标准化规划,设计和指导了全国众多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文物预防性保护、安全防范和智能化项目的实施。

报告题目:数字化展现文化之美

报告简介:历久弥新的博物馆文化资源独具魅力和特色,在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云展览、网络直播、智慧化展示服务等等反映了受众对于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渴求。文物数字化后的资源通过设计、艺术、科技三者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能够丰富多媒体互动的呈现形式、增强沉浸式体验感,让社会大众在数字化演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已经成为一种风潮。

 

 

主讲人:侯妙乐

 

个人简介:侯妙乐,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导,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数字文化遗产虚拟修复研究工作,解决了文物高精度信息留取、多层级表达、缺损区域评估及预测等关键难题,形成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文物数字化修复系统。项目成果应用于60余项国内外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直接经济效益2.7亿元。发表文章近80篇,SCI/EI检索20篇,出版专著4部,获发明专利及软著授权20项。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2016年和2018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入选北京市“青年北京学者”、“高创计划”领军人才、 “长城学者计划”、“百千万工程”和“科技新星”。

报告题目:空间型数字文化遗产知识服务

报告简介:空间型数字文化遗产是指来自不同渠道的、具有空间多尺度的、多维度的与空间信息密切相关的数字文化遗产。本报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分析了空间型数字文化遗产的特征。介绍了如何利用空间型数字文化遗产空间关联性、时间连续性、个体多样性、数据演化性的特点,构建多层级信息表达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传统计算机图形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进行特征元素的自动化提取。通过对特征元素进行梳理与挖掘,形成能够分析导致文物表层几何形变的病害识别、历史几何形态反演等知识服务。最后给出了在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云岗第十八窟风化病害识别与分析,及其等比例复制工程中对知识服务的理解与探索。并通过原型系统实例展示了空间型数字文化遗产数据-特征-知识的相关研究成果。

 

 

主讲人:熊友谊

 

个人简介:熊友谊,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广东启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常年从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传承的研究工作主持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与旅游服务综合应用示范、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遗产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等多项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主持了“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数字化保护、开平碉楼数字化保护、国家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广东省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等一系列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获2次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国家卫星定位预导航科技进步二等奖。

报告题目:“南海I号”保护发掘数字化记录

报告简介:“南海I号”宋代沉船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整、最具价值的沉船,“南海Ⅰ号”的保护与发掘可满足古代造船技术、海外航运、瓷器制造、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及水下考古发掘研究的迫切需要。为保证保护发掘全过程信息记录、管理及关键点控制,从而满足多人参与、讨论与有效决策,项目针对保护发掘实施了全过程数字化记录,采用了激光扫描、正射及倾斜影像获取、结构光扫描、形变监测、手持激光扫描等高新技术,获取了非常丰富的二三维空间数据成果,满足了发掘过程的全面回溯与虚拟仿真的研究需求。

 

 

主讲人:刘瑛楠

 

个人简介:刘瑛楠,工程师,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文化建筑的城市系统性研究,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篇。曾参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著作的编辑出版,参加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的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培训考核,承担国家文物局督察司课题《文物建筑定损评估研究》,承担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课题《视界——中国当代美术研究展(建筑专业评价体系)》。

报告题目:城市文化体系中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知识图谱表征

报告简介: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融合,数字城市对城市生活、城市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学科视角对城市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应用系统论分析方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手段表征城市文化的聚类演进,提出城市文化系统目标、要素、功能,并基于建筑空间视角构建城市文化系统结构模型,分析城市文化系统阶段性特征,探讨人与建筑空间的物质观、社会观、价值观。在此宏观基础上,探讨建筑遗产在城市文化系统中的定位与作用,从物质、社会、意识维度提炼核心要素,开展建筑遗产在城市文化系统中的价值分析。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进一步选取典型案例,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媒介,构建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体系,深化文物资源数据和城市文化体系的融合,发挥文化遗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当代文化的补强作用。